三月春天,十里桃花开,桃泪点点 她一跃爬上树采摘桃胶在桃花林中 像调皮的花精灵 五月对她来说就是吃花的季节 辛夷花、芍药、积雪草、迷迭香... 她总能把花做成各种酱和纯露 夏天水果成熟 她的院子里就像一个宝藏 蕴藏着无数瓜果 她采摘各种鲜果子做成浆果蛋奶冰淇淋 七月荷花盛开 寻了些荷花、荷叶、藕带和莲藕 顺手做几道夏季时令菜 做成奶奶喜欢的桂花坚果藕粉 中秋团圆佳节 做酥脆可口的苏式鲜肉月饼 酿飘香的桂花酒 秋收季节,她忙着收水稻、收玉米从一颗小小的种子、萌芽、生长、收获 再到餐桌上的饭、玉米片儿 她都在向大家传递的是 要记得我们吃的食物从哪里来 入冬便腌起了腊肉、香肠 四季更替,她也应四季而食 仿佛没有李子柒不会做的菜 而她的动手能力,也让人惊叹 拉砖堆砌、和泥做面包窑 当制作完成到最后窑烤面包出炉时 网友大呼:这姑娘啥都会做 她家院子里的吊床房子里的洗漱台 都是她亲手做出来的 搬木头,做榫卯、裁竹子、扛沙发 一个人搭建起了令人羡慕的凉亭 此情此景,简直就是仙女本人 自己画图纸设计、裁剪 用吃剩下的葡萄皮 染了一件紫色的轻纱薄裙 自己用羊毛纺出来的毛线 经过植物染色后 手工编织出来一条长羊毛披风 编坐垫、做蚕丝被也是不在话下 她的田园生活让我们看到了岁月静好的模样 在她的主页置顶的视频是自己亲自请教老师傅 制作出来的中国文房四宝--笔墨纸砚 她说随着书写时代的渐没这些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工艺 离我们越来越远 我们不需要每个人都会但愿很多人都还懂得和记得 这一举动也得到了共青团中央的支持和盛赞 专门请教了蜀绣大师学习了关于蜀绣的知识和针法 忙里偷闲,费时整整一年才完成的蜀绣衣裳 获得首届成都非遗推广大使的李子柒 在参加2019超级红人节时 穿着亲自刺绣的衣裳展示着蜀绣之美 也让更多人知道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冬天雪将至 她制作了自己心心念念海西州州级 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的马奶酒 还追溯古代女子妆镜台前胭脂粉黛 做出古法纯天然的口红纸、胭脂膏和眉黛膏 近段时间“李子柒算不算文化输出”的话题 引起大家的讨论 曾有人这样说: 李子柒的视频对外文化影响力可以抵得上1000个CGTN(中国国际电视台) 官媒也给了她很高的评价李子柒火遍全球的影响力毋庸置疑 李子柒把中国传统文化宣扬到了国外 她的视频里不着一个英文字 却让外国人津津乐道 目前在Youtube订阅用户已达761万粉丝 单条视频的播放量高达七八百万 一直为传统文化的传播而努力的李子柒 实打实地在认真做着文化输出 却也一路饱受争议,被人误解 总有人在看到她的视频时 会发出质疑和嘲讽的声音 “背后肯定有团队的,都是在作秀” “肯定有替身的,好假” “农村生活不是这样的不过是脱离实际的摆拍” 对此白岩松曾这样说过: 有人质疑李子柒“摆拍”、“假”、“净挑好的” 可是除了纪录片电影大多也是假的 却不妨碍人们真的被触动 并且真的喜欢过高的评价或过低的质疑 都不一定对 微笑着鼓掌是最好的 事实上李子柒也回应过这些争议 她说真实农村生活确实没有那么好看 只是她把最好看的一面都展现 在了镜头前镜头背后的她,受了不少苦 前期一个人拍摄剪辑拍兰州拉面那一集 向老师傅请教了方法之后 练了一个多月才正式开始拍摄为了镜头的完成 前前后后按了200多次快门洗了200多次手 冬天拍雪景一个人背着相机、三脚架 往雪山爬了两个小时 在山顶零下温度里调整三脚架手冻得没知觉 拍完回家就发高烧了 还有就是为了顾镜头手指被十几斤的木头砸伤..... 但是她却很少抱怨 她说:我不想去卖惨 因为这个世界上很多人都在很努力的活着 也有很多人过得并不比我轻松 李子柒很小的时候 父母便离婚了父亲早逝 受过继母的虐待 后来和爷爷奶奶生活五年级爷爷离开此后的她 与奶奶相依为命 14岁就辍学外出打工李子柒曾在饭店端盘子 每月300块也做过DJ 只为了能多赚些钱给奶奶 最艰难的时候睡过桥洞把一包方便面掰成两半 这样可以吃两顿 2012年,奶奶的一场重病让她决定抛下所有 立刻回到老人身边 因为害怕“下次回来就见不到她了。” 就这样,李子柒陪着奶奶过着平淡的日子 一日、两人、三餐、四季….... 这个无所不能的女子让世人赞誉:娶妻当如李子柒 她像一道光,照亮也温暖了每一个焦灼奔忙的赶路人 人只有此生是不够的 还需要有诗意的世界 我们羡慕别人诗和远方的 同时也要懂得自己创造属于自己的美 |